非洲资讯
中国好味道助力非洲人民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1-12-02 发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 来源:新华社
字号

  眼下正值水稻播种季节,布隆迪小伙欧内斯特正在指导当地农户种植技术。3年前,还在农村过着贫苦生活、常常为吃不饱饭而发愁的欧内斯特,如今已是布隆迪布班扎省的水稻种植带头人,正带领着乡亲们奔向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变化源自2018年的春天。根据中布两国政府间换文,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组一行9人抵达布隆迪,开展农业技术援助。欧内斯特所在的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4村被专家组选定为水稻示范村。

 

  “我们将中国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引进布隆迪,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及调查研究,帮助当地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培养更多更优人才。”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在微信上告诉记者。

 

 

  援布隆迪专家杨华德在水稻示范村进行田间培训(受访者供图)

 

  林格4村位于布隆迪西北部,有134户1072人,水稻种植是其支柱产业。在中国农业专家组到达前,这里的水稻单产为4638.8千克/公顷,种植水稻人均纯收入仅40美元。

 

  “多数农户尚未解决吃饭问题,住房条件也差,医疗、子女上学等历史欠账很多。”杨华德说。

 

  中国专家组提供了杂交水稻第一季示范种植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并对农户进行指导、培训。聪明好学的欧内斯特被选为农民技术员,跟随专家组学习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

 

  经过近5个月的种植,第一季杂交水稻收获了。134户农户的水稻总产和单产都比以前增长136%,人均纯收入达到134美元,是过去的3倍多。

 

  杨华德介绍,经过第一季的种植,农户将下季生产所需的水稻种子、化肥、农药等集中起来形成基金,满足第二季生产,随后逐渐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

 

  农户有了余粮和存款,因贫失学的孩子回到了校园,有的还盖起了新房,全村的生产生活显著改善。

 

  “每到稻香扑鼻的季节,乡亲们就会感叹,是中国的好味道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欧内斯特说。

 

  如今,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布琼布拉农村省、锡比托克省的多个示范点,中国的杂交水稻项目都帮助当地实现了增产增收,像欧内斯特这样的优秀学员也达到48名。

 

  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在2018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表示将同非洲共同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并在今后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派遣500名高级农业专家,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

 

  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经过中国农业专家的指导,当地菜农凯尔索种的中国大白菜丰收了,他逢人便讲:“我爱中国大白菜!”

 

 

  援埃塞俄比亚食用菌专家查看出菇情况(受访者供图)

 

  为适应高原旱季和雨季气候特点,援埃塞俄比亚农业专家郑艾宝引进了中国的“高温1号”和“太空2号”两个平菇品种,并积极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和实操指导。

 

  在津巴布韦西马绍兰省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中国农业专家组选取“玉米+土鸡”和“玉米+肉兔”组合产业,通过援助原种、肥料和农药等农资,带动示范村生产玉米,产量比项目实施前增加1倍以上。

 

最新资讯Latest News
供需平台 会议互动 微信二维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