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要描述
本产品主要采用了如下关键技术:(1)采用抗菌性纳米材料对高分子膜分离材料进行共混改性,制备出亲水、抗菌的中空纤维滤膜材料;(2)采用纤维增强技术复合在中空纤维内部,增加滤膜的强度,使膜材料使用寿命长;(3)过滤层薄,过滤阻力小,通量高。该材料的表面孔径在十几到几十个纳米范围,过滤精度高,可以有效截留水中的胶体、细小悬浮物、细菌等污染物,也可以和微生物、滤膜具有抗污染,通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信息
孔径分布:10---100nm;过滤通量:200—1000L/(m2.h);使用寿命:大于3年。
商业应用情况
(1)用于鸡西市麻山区2000t/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项目,污水厂处理主要水质指标从改造前的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A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2)该技术用于山东金汇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有膜产品的升级改造,帮助该公司新增了纤维增强膜系列产品,年产能超过10万平方米,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设备投资
(1)该产品及相关技术可以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其利润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膜组件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基于膜组件产品为核心技术,还可以为用户进行设备配套,扩展工程服务范围,带来附加收入。以该产品应用的鸡西市麻山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工程案例说明,2000t/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膜组件部分工程总投资为200万元,利润超过100万;工程总投资1031.41万元,利润超过300万; (2)该产品及相关技术可以用于一些膜生产企业增加新的产品或改进原有产品,一般用户需要新建纤维增强膜产品生产线,年产10万平方米膜相关设备投资300万元,新增设备包括:反应釜、水浴槽、收丝装置等,技术转让费100万元。
年运行维护费用
在膜法污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成本约为2.0元/吨,较传统处理方法约高出1.0元/吨,但处理水质显著优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 膜生产时运行成本约为5元/m2,包括水电费,人工费等。
投资回收期
(1)当该产品用于污水处理厂时,可以将污水处理水质提高,主要产生的是环保效益,而不是创造经济效益,难以准确评价其投资回收周期;(2)当该产品及相关技术用于膜技术企业生产膜材料新产品时,改产品的投资回收周期,以年产10平方米膜分离材料企业为例,产品的投资回收期约1.5年。
综合效益
该产品属于环保新材料,产品的经济效益在30%以上(规模为10万平方米的膜生产企业),属于经济效益较高的产品,因为该产品主要用于水处理领域,在污水处理与回用中,可以减少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同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回用;在用于饮用水深度净化时,该技术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安全,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障,所以其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成熟度
该技术产品自2011年开始研究,2014年实现批量化生产,生产技术可靠。2017年用于2000t/d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厂实际工程,已连续运行超3年,技术成熟度高。
技术适用性
该产品主要用于污水处理与回用,饮用水深度净化,为方便客户使用,提供全套使用说明书和培训视频资料,但作为一种环保新材料,用户需要具有一定的膜分离材料使用基础知识和经过专业培训,也会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
技术稳定性
技术质量稳定,最长使用工程使用时间已超过5年,2017年用于2000t/d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厂实际工程,已连续运行超3年,处理效果稳定。
技术安全性
该产品属于一种高分子膜分离材料,技术安全,不产生二次污染,不存在泄露风险。生产设备不属于高温高压设备,注意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性较高。
知识产权转让
(一)技术知识产权归属哈尔滨工程大学。 (二)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 亲水性聚氯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ZL200910071483.3),发明专利,已授权,发明设计人:赵方波,谢荣华,邱峰等。 一种具有抑菌性的增强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ZL20041015..3), 已授权,发明设计人:赵方波,梁肖阳、于振江、赵元元等。 (三)如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需注明项目课题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