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要描述
针对中亚戈壁研发了戈壁肉苁蓉规模化生产技术,可以达到一次投资、多年收益效果。技术包括梭梭造林技术、肉苁蓉接种生产技术和光伏滴灌技术。适宜区域为地下水位3-50m的戈壁。1万亩肉苁蓉生产基地10年总投资为4996.89万元。第5年开始有收益,10年累计产生收益16243.75万元,为总投资3.25倍。如果在生长的梭梭上直接接种肉苁蓉2年即可产生效益,10年累计产生收益可达到22000万元以上。
技术信息
梭梭造林第5年开始有收益,每坑生产肉苁蓉0.5千克;第6年每坑生产肉苁蓉3千克;第7-10年每坑生产肉苁蓉5千克。
商业应用情况
额济纳旗试验基地2015-2020年种植30余万亩梭梭林,2018年10万坑,2019年210万坑,2020年50万坑。2020年生产肉苁蓉30多吨,单坑最大产量8千克以上。按每吨5.0万元计算,产值为150万元。2021年年产500多吨,产值将达到 2500万元。2022年年产1000多吨,产值将达到 5000万元以上。5万亩总投资7000万元,肉苁蓉接种5年总收益为7600万元,实际回收期为5年。
希望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得到的帮助/支持
1.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或资金支持;2.希望国企融资共同经营。
推荐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设备投资
工程规模:1.00万亩。技术寿命:10年。 1.机井:200.00万元。 2.滴灌设施:1500.00万元。 3.光伏发电设施:200.00万元。 4.打坑机:40.00万元。 5.作业道路:80.00万元。 6.管护用房80.00万元。 7.库房:40.00万元。 8.晾晒场40.00万元。 9.围栏:27.00万元。 10.烘干机:10.00万元。 11.清洗机:8.00万元。 12.切片机:15.00万元。 13.真空封口机:12.00万元。 14.生产用车:150.00万元。 15.办公室、宿舍:50.00万元。 16. 给排水、供电、通信、供暖、防火、监控设施等:200.00万元。 总计:2652.00万元。
年运行维护费用
1. 梭梭栽植管理 (1)苗木费28.29万元。 (2)整地费150.00万元。 (3)定植费27.60万元。 (4)抚育管理费200.00万元。 2. 肉苁蓉生产 (1)种子:20.00万元。 (2)接种:132.00万元。 (3)肥料和杀虫杀菌剂:70.00万元。 (4)采摘: 1200.00万元。 (5)晾晒、保存及包装等: 120.00万元。 3.管理费397.00万元。 总计:2344.89万元。 注:由于实施地点不确定,所以本预算未包括租地费用。
投资回收期
10年总投资为4996.89万元。梭梭造林第5年开始有收益,即接种肉苁蓉2年后挖取肉苁蓉,按每坑生产肉苁蓉0.5千克,价格25元/千克计算,5000亩收入143.75万元。第6年按每坑生产肉苁蓉3千克计算,1万亩收入1725.00万元。第7-10年按每坑生产肉苁蓉5千克计算,1万亩收入2875.00万元。梭梭造林10年累计产生收益16243.75万元,为总投资4996.89万元的3.25倍。 本地若有达到密度要求的梭梭林可直接接种肉苁蓉,2年后即可产生经济效益,10年累计产生收益可达到22000万元以上。 因此,本技术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如已有梭梭接种肉苁蓉,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
附加效益
中亚戈壁地区梭梭天然林野生荒漠肉苁蓉每公顷不到3千克,按每千克25.0元计算,1万亩梭梭林年产值只有5.00万元。通过本技术肉苁蓉产量将增加23倍以上。如果肉苁蓉加工成口服液、胶囊或药品,经济效益还会成倍增加。产品由于配备了滴灌设施,梭梭林还可间作土豆、蔬菜(洋葱、萝卜等)及农作物,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综合效益
中亚地区戈壁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现有梭梭林面积1000多万公顷。梭梭除了保护发挥生态效益以外只有烤羊肉串或者为燃料,利用率较低。野生荒漠肉苁蓉十分有限且多数没有人采摘进行有效利用。因此,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输出本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中亚戈壁梭梭和土地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通过“授之于渔”方式提高“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地区居民资源有效利用方面技能和素养,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本技术绿色、环保、无污染,属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是一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实用技术。 肉苁蓉生产基地规模为1万亩。一般梭梭接种肉苁蓉后3-5年肉苁蓉产量基本稳定,亩产达100千克以上,10年累计产值将达到1.6亿元。同时,肉苁蓉生产还为当地和周边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年劳动就业人数将达到500人以上。因此,在中亚戈壁地区发展肉苁蓉产业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梭梭主要分布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是生态建设的前沿。梭梭造林和戈壁肉苁蓉生产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改善农牧业生活和生产条件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障碍对技术转移影响等级
融资困难 政府支持 回收期长
技术成熟度
该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发展面积已推广30万亩,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可操作性强、推广效果好,为成熟的实用技术。
技术适用性
梭梭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土耳其斯坦(里海以东)地区,除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以外,其他国家都是零星分布,面积不大。目前中亚地区现有梭梭林面积1000多万公顷,戈壁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因此肉苁蓉规模化生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该技术在地下水位3-50m的戈壁区域都可以实施。而且,该技术采用光伏发电取水先进技术,对建设地点是否有输电和输水条件无要求,不受地域、环境和能源限制。
技术稳定性
该技术在额济纳旗2018年接种的肉苁蓉,2020年产优质肉苁蓉30多吨,单坑最大产量达10千克,接种成活率达98%以上。戈壁肉苁蓉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节水滴灌设施,梭梭生长状态良好,因此肉苁蓉生产受环境因子(干旱、沙尘暴等)影响较少。
技术安全性
光伏、滴灌管道都为市场绿色认定产品,管道部件破损可回炉重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梭梭造林和肉苁蓉生产不存在易燃易爆高毒性物质泄露问题。 梭梭在中亚总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1万亩的基地不到万分之一,不会受上游资源限制。如不进行深加工勿需电力、水资源等配套设施。 荒漠肉苁蓉在东南亚、韩国、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由于可提高免疫力其销售呈上升趋势,价格逐年升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不存在市场接受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转移推广障碍
融资困难,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如:关税、补贴等),投资成本高或投资回收期长。
知识产权转让
该技术为本单位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具有独立自主产权,且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尚未进行知识产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