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信息
乡村生活污水狐尾藻生态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22-09-14 发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 来源:TTSSCC
字号
  • 技术简要描述

    原理:以狐尾藻+N净水植物+水生动物的生态平衡组合构建污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消纳并降低污染水体COD值、氮、磷等指标,实现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且满足农业灌溉三类水质要求。 特点:1)狐尾藻品种为亚热带地区驯化选育,耐温抗病虫害,且结合生态浮床及配套设施产生协同作用;2)有效消纳富营养水体氨氮和磷进行生长繁育,但无生态优势不会破坏原有农业生态体系;3)可作青贮饲料替代品,就地消纳解决二次剩余污染。

  •  

  •  

  • 技术信息

    跟踪监测修复农村黑臭水体一年多表明: COD由252mg/L降低至73mg/L,总氮18.92 mg/L降至1.77 m

  •  

  •  

  • 设备投资

    (一)实施前处理部分: 清淤清运 7500.00 中度固废弃物污染,淤泥处理 梳通汇水网络 20000.00 800米计 岸基硬件设施 6000.00 周长约300米 实施前处理合计 33500.00 (二)实施安装部分: 水生植物 30000.00 3吨/亩,每3亩水面投放1亩为宜 水面浮岛设施 33335.00 50元/平米计,中档水平 水面增氧设施 5000.00 6亩水面2台 固定设施 12000.00 生态浮岛面积2亩计,600个点/亩 管理固定设施 10000.00 水上工具、修剪装置 设施安装费 5000.00 以生态浮岛面积每亩计 实施安装合计 95335.00 固定投入总和: 128835.00 (100户, 6亩污染水面,使用5年)

  •  

  •  

  • 年运行维护费用

    项目 费用(元) 备注 人工费 24000.00 2人计/6亩/年 病虫防控 1000.00 药品费/年 能耗 18076.25 增氧设施、修剪及水上工具/年 合计 43076.25 (100户, 6亩污染水面计)

  •  

  •  

  • 投资回收期

    按种植投资回收期分析(举例)污染水面6亩,涉及土地面积90亩,100户居民。总投资12.89万元,综合累积收益13.98万元,预计5年可回收,投资回收平衡后收益1.09万元。

  •  

  •  

  • 附加效益

    项目 费用(元) 备注 狐尾藻繁殖 150000.00 潜在价值,10倍计/年,推广下个点 有机绿肥 60000.00 潜在价值,10倍计/年,种植用肥 养鱼青饲料 54000.00 潜在价值,6倍计/年,代替部分饲料 禽畜青饲料 78000.00 潜在价值,4倍计/年,代替部分饲料 合计 54000-150000 (100户, 6亩污染水面)

  •  

  •  

  • 综合效益

    年固定成本 286.44元/(亩•年) 年综合收益 310.67元/(亩•年) 年生态效益 24.22元/(亩•年)

  •  

  •  

  • 障碍对技术转移影响等级

    实施条件需要现场考查  运行维护人员意识  恶劣自然条件引起损坏

  •  

  •  

  • 技术成熟度

    2016年起实施了一项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先后整治1个农村小型生猪养殖场(50头)废水池, 7个废池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竹木资源制作简易的生态浮岛(单个浮岛长10米,宽1.2米),总共制作15个生态浮岛,该浮岛的特点是可以种植狐尾藻,同时可以为家禽提供栖息地,利用家禽爱吃虫子的特点,大幅缓解狐尾藻病虫害问题(此技术已申请专利一项201721717736.6)。小型生猪养殖场(50头)的水体经生态修复实施后可以达到水作、旱作种植灌溉对水质要求。COD去除率达到50.36%、氨氮去除率达到61.69%、总磷去除达到60.63%。废鱼塘(水面面积5亩,周围居民150户)的水体治理,废池塘的水体经生态立体化修复后可以达到水作、旱作、蔬菜种植灌溉对水质要求。并且基本可以达到污水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COD去除率达到65.04%、氨氮去除率达到60.47%、总磷去除达到50.78%。

  •  

  •  

  • 技术适用性

    适用于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修复,如生活污水集中、类似静态流动水体、面积广、规模养殖污水等状况;也适合于生活污水面积小且分散、家庭式养殖污水的修复,但此时基础投入占比高,主要用于集水汇污以及沿途土地征用;不适用于生活污水水量日常变化大、季节性太强的地区,比如排洪道、瀑布群集中地等。建议每100户居民生活污水需要水面面积约6亩;养殖水体每100头猪(其他情况等量计算)需要水面面积约20亩

  •  

  •  

  • 技术稳定性

    经过多年的实施和积累,以狐尾藻在乡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修复治理实施技术、管理技术、监控技术比较成熟。污染水体经生态立体化修复后可以达到水作、旱作、蔬菜种植灌溉对水质的要求,且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带来的恶臭气体。 技术实施后需要进行监控管理,间断性监控或持续性监控均可,维护成本主要包括狐尾藻等水生植物的周期性采收和修剪,避免因气候变化导致单位面积生长过度造成生态失衡,以及调节水生生物或家畜和禽类过度觅食而造成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单位面积过低引起生态失衡。

  •  

  •  

  • 技术安全性

    狐尾藻不会造成其生态优势而降低当地原生植物的竞争力,有利于保持原有农业种植生态体系;不引入有毒的化学试剂,不会引起副作用而造成二次污染。其他配套设施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就地取材,比如竹子、芦苇、杂木等。

  •  

  •  

  • 技术转移推广障碍

    技术转移后的运营维护困难,当地基建条件差

  •  

  •  

  • 知识产权转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717736.6利用狐尾藻治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处理装置,可实现一体化加工或模块化加工,此项专利技术属于广西科学院和广西锦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所有,广西科学院有优先权。转化方式可以是技术转让,也可以是技术装置加工以及工程实施。装置技术知识产权清晰,狐尾藻品种可由广西科学院提供驯化后品种,也可以由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原种。

最新资讯Latest News
供需平台 会议互动 微信二维码 顶部